最近,聊缩力“聊缩力”这个词上了热搜。换位“缩力”和“张力”相对,思考指的告别是让自己丧失欲望甚至产生反感的能力。网友们纷纷晒出聊天时对面“聊缩力”爆棚的聊缩力回复:有的无论自己说什么,对方都是换位“哦哦”“嗯嗯”“好吧”,像个人机;有的思考只会把自己的问题再抛回给自己,自己刚问完“那咋办啊”,告别对面就说“那咋办啊”;有的聊缩力好像不会打字,从来只发表情包;有的换位像长辈一样说教自己,不看备注还以为是思考在和父母聊天。
热搜一出,告别有人惊呼:“原来我就很有‘聊缩力’,聊缩力我还以为我回复得很机智呢!换位”怎样才能避免“聊缩力”,思考和别人顺利聊下去呢?
4种回应方式,哪种最具“聊缩力”
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心理学教授雪莉·盖博(Shelly Gable)的研究,沟通中的回应方式可以根据两个维度大致分为4种:主动建设性,被动建设性,主动破坏性,被动破坏性。我们以一个场景为例,感受一下这4种回应。
如果和你关系不错的同事跟你说,自己对于手头的工作有个创新的想法,你会怎么回复呢?
有人可能会敷衍,发个表情包,或者说个“嗯,不错”。这种回应虽然传达了基本的支持,却没有后文了,对话也就难以延续。这就是被动建设性的回应,没有主动性,但也不会太严重地破坏此刻的情绪氛围。
有人不仅敷衍,还会转移话题,比如转头开始说自己对工作的不满。这种被动破坏性的回应,不仅没有主动性,还破坏了原有的话题和情绪,可能会使原来分享的同事如鲠在喉。
更让许多人反感的回应是反驳、贬低,比如说“这算什么创新”,或者“又没什么用,你卷给谁看”。这是主动破坏性回应,不仅打击同事分享的积极性,还可能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。经常使用主动破坏性回应的人,曾被网友称为“反驳型人格”,虽然这种人格在心理学中并不存在,但这种回应方式遭人反感的程度可见一斑。
相比之下,主动建设性回应显得更积极:“哇有点意思,这是咋想到的?”这就可以让对方和你继续聊下去了。
“聊缩力”的本质:过度自我中心
当然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这4种回应。“聊缩力”的本质并不在于某种特定的回应方式,而是由于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对方。
当朋友和我们分享一件事时,他们是有什么需求、想获得什么呢?如果是好消息,可能是想获得肯定、夸赞、羡慕;如果是坏消息,可能是想获得共情、安慰、一起吐槽发泄;如果是八卦信息,可能是想获得讲出来的机会……但当我们转而聊起自己,或者反驳对方时,我们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,让对话只围绕着自己的心意转,并没有看到和满足对方的需求。正是这种缺乏换位思考的心态,让我们采用了破坏性的回应,让对话充满了“聊缩力”。
而主动建设性回应的好处就在于,为对方提供了同频的情绪价值,并且通过追问让对方有了继续分享的契机,满足了对方的需求。这样看来,主动建设性回应可以说是最不容易“踩雷”的回应了。研究也发现,当人们收到积极而深入的回应时,大脑的奖赏系统会被激活,社交认知能力也会提高。也就是说,主动建设性回应更容易让人感到愉悦和被理解,还能提升人际关系质量。
告别“聊缩力”:说之前先会听
知道了“聊缩力”的原因,改变起来就更有章可循了。其实,想要走出过度自我中心、学会换位思考,第一个重点并不在于说什么,而在于倾听。
真正的倾听不是被动地等待对方说完,而是用心捕捉对话中的细节:对方的语气有什么变化?如果是线上聊天,那对方使用的标点或者表情中透露了什么情绪?对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?好的倾听者知道,每句话背后都有一个想被理解的人,每次分享都是一次建立连接的机会。只要抱着对对方的好奇,自然就会适时追问了,而随着对方话匣子的打开,我们就能更容易地站到对方的角度,继续给出合适的情绪反应,做到主动建设性回应了。
当然了,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在每次对话中和对方换位思考。当我们确实没有兴趣或精力去和对方聊天时,“聊缩力”也可以是一种结束对话的工具。但如果具有“聊缩力”的人想要摆脱它,那就试试这样去倾听吧。别着急,摆脱“聊缩力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,毕竟我们已经随心所欲地回应别人几十年了,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习惯,需要慢下来,通过练习去觉察和改变。
在这个越来越强调效率的时代,愿我们都能放慢脚步,学会更好地倾听和回应,让我们想要继续的对话都成功继续,想要维护的关系都变得更加紧密。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田珍祥)北京市消费者王远化名)花费12万余元在一家医疗美容机构做了“隆鼻”及修复手术,此后发现该机构在手术中“偷梁换柱”,将&ldq ...
当前,安徽省粮油作物生长加速,小麦纹枯病和油菜菌核病等重大病虫害也进入发生盛期,尤其是近期的寒潮天气对部分早发的粮油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,加重病虫害发生程度。日前,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印 ...
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)部分培训机构存在售前虚假宣传承诺、诱导贷款支付培训费问题,以及部分学习机、阅读器和早教机的在线课程服务存有风险,这是今年上半年深圳消费者投诉出现的热点。深圳市消委会近日发布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)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电子商务平台合规经营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召开大型电商企业线上行政约谈会,美团、饿了么等12家涉及民生领域的电子商务企业参会。记者了解到,会上,上海 ...
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)7月19日,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全省消委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,餐饮消费、美容美发、直播带货成消费者投诉热点。投诉分析显示,上半年,湖北省各级消费者 ...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)作为一种创新销售形式,“盲盒”已拓展至各领域,目前越来越多的酒企也开始加入。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发现,双11期间,在各大电商平台上,白酒盲盒层出不穷, ...